|
狂際:數位文化中的媒體空間與創作買到賺到網友評鑑5顆星這是網路上最便宜的 在此介紹給您 博客來電腦資訊-網路/架站分類熱銷好書購買[狂際:數位文化中的媒體空間與創作]絕對物超所值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|
內容簡介
人與科技是在資訊空間(cyberspace)中的要素,資訊空間同時也是“成為一要素”(mode of being)的過程,而人在資訊空間中的角色正在改變,人所存在的資訊空間不再是傳統科技存在的實體(硬性)空間,而是“成為一要素”過程中的軟性空間(soft space)──與人溝通互動(interactive)的空間。在這轉換的過程中也因此是由不同的新科技來共同創造的,例如網路(Internet)中的新媒體(new media)呈現、虛擬真實(virtual reality)等,不僅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,同時也讓在軟硬空間中的界線更加混淆、使人在實體空間中的真實感被挑戰。這過程迫使這個“不同的空間經驗”無法回到硬體空間中,而必須依附在軟性空間的假設中。換句話說,在新科技中所創造的不同經驗、假設,甚至幻想,正是William Gibson所言:「資訊空間(cyber space)只是一項意識型態的幻覺(consensual hallucination)。」而這幻覺所存在的空間,正是本書所假設的狂際空間:一人為且無限的軟性空間。
即使在軟性空間中,這項“存在”(being)和“想像”(virtuality)之間的爭論也存在已久,而“存在”一空間中則成為一完全不同的可改變環境。在軟性空間中的可塑性,則包括真實和假設的空間,也包括電腦銀幕的空間和想像的空間、文本和身體經驗的空間等等。而這些空間的經驗幾乎是無所不在的,以“到此一遊”為例,如果沒有所謂的空間經驗,也就沒有所謂的“存在”;沒有所謂的形式(non-formated),也沒有海德格所提“到此一遊”的經驗。
在這新世紀之初,這項經驗受到了新科技不同的挑戰,例如電視、提款機(ATM)銀幕、網路。這些空間的經驗,也漸漸由電腦模擬而呈現在軟性空間中,其經驗不再是“到此一遊”,而是由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、混沌理論(chaos theory)和人工生化學(biotechnology)所控制的狂際空間,在這科技中的轉變,也由有機的成為機制的、由肉體成為心智的,也由硬體空間經驗成為軟性空間經驗。
本書所要檢驗的是狂際的假設性、其轉變的過程,及其在現今的科技中所作的媒體空間呈現。首先由傳統的空間生產開始,再延伸至無形的模擬空間,接著是討論這項檢驗的可變性;第二部分將包括軟性空間之後的理論層面和狂際的假設和創作;第三部分,討論媒體設計中軟性空間的存在及其擴散,這也是本書的設計概念──非形式(non-formated)的呈現,所欲呈現的是一斷裂、不連續、複製,甚至是不協調的。因為二度空間的出版品欲作為動態(moving image)媒體的再現,其過程的非法性正是另一種斷裂,然而有趣的是出版品的呈現,可由一種非線性的(nonlinear)文本呈現作出另一種解讀。
作者:吳治平,現職:美國亞特蘭大WSS Design New Media Consulting Co.負責人。學歷:萊斯大學(Rice University)博士班候選人╱萊斯大學建築碩士╱瑞士SCI-ARC建築研究所研究。著作:《狂際:數位文化中的媒體空間與創作》(田園城市,2002)╱《超空間:渾沌現象的空間機會》(創興出版,1998)。
留言列表